北京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语文练习卷
- 资源简介:
约5650字。
北京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语文练习卷
1.八年级某班拟开展“以和为贵”主题班会,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明“和”之义
ㅤㅤ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①yuán远流长,丰富多彩。“和”是“和睦”,是真诚待人,不②挑拨离间;“和”是“温和”,是以理服人,不③强词夺理;“和”是“④和zhōnɡ共济”,不同室操戈。“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
ㅤㅤ我国的“和”文化呈现出极强的包容性,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精神:“和”是对立统一的思想交融,它承认差异,接受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甲】“和”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融合纽带,它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不是对立的,表达了自然对人的认同感与融合感【乙】同时,“和”也体现出接地气的实用性特征,“和”能生财、能致祥、能旺家,它根植于百姓的日常思维,是中国百姓朴素的价值追求。
(1)同学们对文段中四处成语的字音或字形发表了不同看法,请你选出看法有误的一项
A.成语①要表达的意思是“历史悠久”,根据其本义“源头很远,流程很长”,可知拼音处应填写的汉字是“源”。
B.成语②中含有“引起是非争端,使别人不和”的意思,字典中“间”在读四声的义项中有“挑拨使人不和”,据此可知,“间”的正确读音应为“jiàn”。
C.成语③的意思是“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含有“态度很强硬”的意思,由此可推知,“强”在此处应读“qiáng”。
D.成语④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拼音处对应的汉字应该是表示“内心”之意的“衷”。
(2)请你对文段【甲】【乙】两处应填入的标点作出判断,都正确的一项是
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
D.【甲】。 【乙】;
(3)你发现画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达欠妥,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2.古诗文背默。
(1)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描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 。
(3) ,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以小景与大景相互映衬,写出江面开阔景象的句子是: , 。
(6)枯藤老树昏鸦,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万里赴戎机, 。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8)《木兰诗》中写木兰在策勋和赏赐面前,不取官职但愿还乡的淳厚质朴的句子是:可汗问所欲, , , 。
(9)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0) ,决眦入归鸟。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1) ,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12) ,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13)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一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名句是: , 。
(14)越明年, , 。(范仲淹《岳阳楼记》)(《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3.诗歌鉴赏。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