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深处人家》教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0/11 20:59:2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20个字。

  11、《竹林深处人家》教学案
  课题:《竹林深处人家》课型:讲读课时:2课时
  班级:姓名: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思路。
  2、学习文章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修辞写景的方法。
  3、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作者抓住特征的写法。2、体会移步换景写法的特点。
  课前预习:
  1、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做:
  (1)给下面词语注音。
  山麓()隧道()屏风()竹坞()
  山岚()竹箬()匾箪()缕缕()
  (2)吟咏竹的诗句很多,请你调动你的积累写两句咏竹(或诗中含有“竹”字)的古诗句。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苏轼_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王维__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_
  3、看。附录1:有关文明礼仪宣传标语。
  附录2:有关“微笑面对生活”主题活动宣传标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竹子,是令人喜爱的一种具有观赏和实用价值的植物,我们在许多绘画,摄影作品中都
  见过她的倩影,当你来到竹海之中是怎样一种感觉呢?今天让我们一起从一篇散文中的“竹林深处”,体会身在竹海之中的意境,一起分享竹了给我们带来的美的愉悦。
  一、 整体感知
  (一)、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二)、小组讨论交流:
  1、 文章写了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物?
  答:文章描绘了江南乡下的春天,茂盛的竹林以及竹乡人家丰收的情景。
  2、文章的写作顺序是什么?作者是的观望点有哪几个,所描绘的竹林景物有何不同?
  答:由远及近,空间顺序。作者是从三个观景点描绘了不同的竹林景物,分别是:
  ①、远处所见:远远望去,从平地到山顶全铺着竹子,像全被竹海淹没了。一阵风吹来,只见竹浪一浪推着一浪,直涌到很远。
  ②、竹林深处所见:山路两边高大的竹林很密,盖住了天空,一点也感觉不到阳光的猛烈。我们走在路上就好像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有时看到前面的竹丛像屏风挡住路,好像走不通了,但是我们走到前面一看,另一条山路又出现在我们眼前。
  ③、竹坞所见:抬头向四面看望,到处都是竹子。
  3、全文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答:作者通过描绘茂盛的竹林以及竹乡人家丰收的喜悦,表达了对祖国山川壮丽、物产丰富的赞美,对欣欣向荣的生活的讴歌,以及对勤劳、朴实的山村人民的热爱之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