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 资源简介:
有35道题,约5100个字。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1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
怫然( ) 休鋟( ) 陇亩( )
猖蹶( )( ) 舴艋( ) ()社稷(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等死,死国可乎( )
(2)复立楚国之社稷( )
(3)休鋟降于天( )
(4)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
(5)盖追先帝之殊遇( )
(6)斜晖脉脉水悠悠( )
3.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4.填空。(4分)
(1)《破阵子》中表明作者愿望的诗句是,。
(2)写出两句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3)诸葛亮《出师表》文中揭示后汉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4)过尽千帆皆不是,。
二、诗歌鉴赏(25分)
(一)(13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上阕一、二句写了“我”的哪些活动?梦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第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沙场秋点兵”一句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阕中哪些句子写战争的画面?哪些句子写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2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本词有一段词前小序,其作用是________。其中说的“子由”是作者的________,其名为________,他和苏轼及________并称文坛“三苏”。(2分)
1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中的“________”(2分)
12.词的上闽,写词人“________”的想像,词中描绘了一个________的境界,表现了对________的追求。词的下阕写“无眠”是对________的探求,全是词人内心的________,从表达方式上看主要是________。(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