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学案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590个字。
吴起县第二中学先学后研学案设计
七年级()班
科目 设计人 授课人 学生姓名 授课时间 学案时数 总课时数
语文 刘虎鹏 2011.09 课时 总第课时
课题 11.春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美的能力。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朱自清有著作7种,共约190万字,包括诗歌、散文、文艺评论、学术研究等。《春》、《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2、相关资料
本文大致写于在1928年到1937年之间。1929年10月,朱自清送夫人武钟谦回扬州养病,同年11月26日,武钟谦去世,葬于念四桥祖茔,时年仅32岁,遗下三子三女。这个时期,正是作者彷徨苦闷而埋头于古典文学研究的阶段,因此,对于春天,只能是牧歌式地抒唱。
一、【预习质疑】
1、给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酝酿( ) 抖擞( ) 应和( ) 嘹亮()
稀疏( )安巢( ) 撑伞( ) 黄晕( )
2、《春》是一篇_______(体裁)作者_______,字_______。现代散文家、_______、_______。他的散文,清新而真挚,散文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解释下列词语。
欣欣然:
朗润:
酝酿:
繁花:
赶趟儿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二、【展示探究】
1、朗读课文,思索作者对全文是如何按照盼春-绘春-赞春构思的,在绘春中重点描绘那些图画?
2、学生再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词语画出来,并写出喜欢的理由。例如:春草图的描写喜欢的词语:⑴嫩嫩的、绿绿的、⑵偷俞地、钻等
理由:⑴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
⑵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使无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