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案
作者:刘胜成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课文的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朗读的能力。
●学习本文平实的语言和传神的细节描写。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预习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对重点文段进行阅读训练。
●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感受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净化自身,净化灵魂。
●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二、学习方法导航:
1、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来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整体思路。
2、重点研读文中父亲“买橘子”的段落,体会父子情深。
3、分析文章中的关键性语句,了解它们的作用。
三、聚焦重点、难点:
1. 重点
体会抓住人物特定情境下的“背影”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2. 难点
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四、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五、教与学师生互动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父爱是伟大的,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拒绝父爱;父爱是无私的,他像一把大伞,用夯实的肩膀为我们遮风挡雨;父爱是一艘满载货物的船,引着我们走向知识海洋的彼岸。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父爱的文章《背影》。
(二)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作品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他是少数能用白话写出脍炙人口名篇的散文大家之一。他的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丰腴,洋溢着一股清新的气息。
他五岁入私塾,十八岁中学毕业,考入北大,二十三岁毕业于北大。曾任教于温州中学。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古典文学的研究。代表作有《背影》、《春》、《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2.掌握下列词语。
【提示】字词
交卸xiè 奔丧sānɡ 狼籍jí 踌chóu躇chú
妥tuǒ贴 颓tuí唐 晶莹yínɡ 琐屑xi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