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杜牧四首咏史诗联读
- 资源简介:
约3850+2500字。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诗词五首》杜牧四首咏史诗联读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理解四首咏史诗的意思。
2.通过阅读和交流,寻找四首诗歌的共同点。
3.再读,透过诗歌明了诗人隐藏的深意。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和交流,寻找四首诗歌的共同点。
教学难点:
透过诗歌明了诗人隐藏的深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 ——吴乔《围炉诗话》杜牧的咏史诗很好的体现了吴乔的这句话,今天通过四首诗一起来感知一下吧。
二、诗之共同点
(一)选取特定地点,选用契合的典故。
(1)赤壁之战,选取相应的人事物。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2)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妃子:指杨贵妃。
(3)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历代均为繁华的游赏之地。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
(4)勤政楼:唐玄宗开元前期(713~741年)所建,全称“勤政务本之楼”,是玄宗处理政务、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二)选取独特切入点,新颖别致。
(1)东风居功至伟。
(2)荔枝是主谋。
(3)无情的商女。
(4)生命力旺盛的紫苔。
(三)清丽简练的语言,含蓄不尽的诗意。
(1)赤壁之战真的靠的只是东风?诗人想说什么?
(2)荔枝真的是罪魁祸首吗?
(3)无情的真的只是商女吗?
(4)紫苔反衬了什么?
《赤壁》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轲在战国
……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春望》《月夜》联读
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理解《春望》《月夜》两首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分别找出能统筹诗歌的一个字,并阐述。
2.2.通过朗读和描述,初步感知两首诗歌的画面。
3.通过分析画面,明确诗人在诗句中所蕴含的情感。
4.通过对比阅读,探索两首诗在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课前学习任务
1. 阅读《春望》《月夜》两首诗,结合注释,将诗歌翻译成现代文。
春望
国破山河在①,城春草木深②。感时花溅泪③,恨别鸟惊心④。
烽火连三月⑤,家书抵万金⑥。白头搔更短⑦,浑欲不胜簪⑧。
注释:
①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②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③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④恨别:怅恨离别。⑤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⑥抵:值,相当。⑦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地抓。⑧浑:简直。欲:想,要,就要。不胜:受不住,不能。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都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
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