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说课稿2
- 资源简介:
约1580个字。
《夏》说课稿
李富群
江苏省通州市望旭中学
各位考官,上午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夏》,我拟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及说板书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 说教材
《夏》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多彩四季”主题单元的一篇散文。本文写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语言优美,层次清晰,表达了作者对夏旺盛生命的赞美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夏的特点;
2. 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3. 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之情。
根据本课“语言优美、层次清晰”的特点,确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1. 整体感知夏的特点;
2. 整体感知夏的特点;
教学难点是:感知夏的特点。
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点拨法。点拨法可以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学法: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二、 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设计的导语是:历代文人的笔下写尽了春花秋月,如写春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枝万枝压枝。写秋月: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却很少有夏的影子。这是为什么呢?当代作家梁衡对“夏”又有怎样特殊感情呢?
以这样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教学作情感铺垫。
环节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了“夏”的特点。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