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中语文第一册月考试卷1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高一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42分)
一、(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慰藉(ji) 长篙(hao) 一曝十寒(pu) 刚愎自用(bi)
B.酣睡(han) 参差(can) 妖童媛女(yuan) 游目骋怀(cheng)
C.熨帖(yu) 模样(mo) 玉砌雕栏(qi) 撅树枝(jue)
D.杞子(qi) 戍守(shu) 骁勇善战(xiao) 拙劣(zhu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参差不齐 没精打采 出人投地 懦弱无能
B.坚忍不拔 梦寐以求 从容辗转 词藻华丽
C.哀声叹气 赤搏上阵 布署已定 义不容词
D.转瞬即逝 耸峙云宵 认识肤浅 以逸代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动脉硬化使老教授上肢痉挛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两只手会情不自禁的抖动起来,他已经三年多不能动笔了。
B. 昔日是片片田野,道道沟渠,如今是座座高楼,条条大道,走进乐山新建城区,很多人都会有一种面目全非的感觉。
C. 一个人可能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时就会价值无穷,就会被社会所承认。
D. “胸含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出口成章,文不加点,这是写作的自由、自信与从容。
4.下列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
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 高的诗歌作品的。
舒婷把这种深厚的感情 在她的诗歌里。
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 诗的意象。
A.品位 灌注 揣摩 B.品位 贯注 揣测
C. 品味 灌注 揣摩 D.品味 贯注 揣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
A.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已经明确的认识到,通讯的畅通与否,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
B.每年大学毕业生虽然不少,但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C.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为隋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D.我们多么希望这个世纪不要以战争开始,又以战争收场,如果那样,将是人类的倒退,也是人类的悲哀。
6.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语句,较恰当的一组是( )
应当看到,伴随着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的诸如环境、生态、伦理等问题, ,
但并没有因之使科学精神的光芒有所暗淡。解决问题的途径,只在于对科学技术的正确的社会运用,在于 。
①固然凸现了强化人文精神课题的重要性 ②固然使人文精神课题的重要性得到凸现③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更好地结合起来 ④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更好地结合起来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在高科技时代,世界经济已是一个依靠知识驱动的智力系统。单纯模仿的时代结束了,这是一个发挥民族创造力的时代。科学技术已经变成了社会的核心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讲,物质资源已退居次要地位。最可贵的资源是智慧,财富的最高形式是科学技术知识。利用高科技开发的产品是“集成知识”型产品,而传统产品则属于“集成资源”型产品。集成知识型产品常常要求预先支付较高投入,但其实际成本则是微不足道的。因而带来巨额利润。例如编制一盒软件可能要花费几百万元,但拷贝这份软件只需要几元钱,其实价与成本价的差额也比低技术产品高得多。一种产品越接近纯知识型,它的权益也就可能越高。广泛利用高科技成果可以大大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中,“智能资本”带来的收益可以说是无止境的。“智能资本”最终将导致社会财富的大转移,即从自然资源的拥有者手里转移到那些掌握着科技知识的人手中。正因为如此,当今物质资源贫困的国家,只要充分掌握并有效地利用了科学技术知识,就可以发展成为经济上的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