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说课稿13
- 资源简介:
约3720字。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本单元目标是引导学生从大自然中发现美、感悟美,并指导学生用美的语言表现美。《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春》是本单元第一篇课文,由《春》这一课开始,为学习后面三篇关于自然的课文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课标与课文:
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是: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思想贯穿于初中语文的六册书,三个阶段。《春》是初中语文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处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语文学习和生活的联系,着重培养一般的语文能力。大自然是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春》这一课就是要向学生展示大自然的丰富多彩,进而陶冶其高尚的情操。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提倡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理念,我确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知文章内容,领悟并欣赏作品准确生动、清新优美的语言,体会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
②过程和方法: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训练学生读、写、听、说各方面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感情。
4.教学重点与难点:
①教学重点:领会作者细致观察、生动描述的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具体细致写景状物的方法。
②教学难点:把对景物的细致描写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完美地结合起来。
5.课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