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教案15
- 资源简介:
约2090字。
夏
盐城市龙冈初中 胡友彬
教学设想:
如前几课一样,《夏》同样是美文,但语言的风格同文章描述的季节一样更加个性和张扬,更加有热烈的时代气息。通过学习本课能让学生感受到夏体现出来的强烈的美感,让他们产生审美和情感上的共鸣,最后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从而使本单元教学继第一单元“亲近文学”、第二单元“金色年华”、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之后让学生在阅读和欣赏美文的能力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朗读课文,学习文章采用的对比和比较的写法。
2.理清文章思路,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以赏为辅,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
教学方法:诵读、品位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预习
1.有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预习成果?
(1)重点词语:
芊芊qiān 黛色dài 主宰zǎi 磅礴 bó 匍匐pú
迸发 bèng 澹澹dàn 闲情逸致yì 春华秋实 huá
(2)描写夏天的诗句:
例: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二、 导入新课
1.由古诗《山亭夏日》 [唐 ]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导入。 这首诗描绘了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夏》一文,看看作者又是表达了怎样的情思。
2.作者介绍
梁衡,(1946—— ),山西霍县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步曲》(三卷)《数理化通俗演义》(两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