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案56
- 资源简介:
约4420字。
春
盐城市龙冈初中 胡友彬
教学设想:
这个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文章,多数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要善于挖掘蕴含在教材中的美感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写得有形、有色、有声、有情,充满诗情画意,具有丰富的美学因素。因此在设计本课时,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读-讲-读-赏-读”三个读的层次让学生熟悉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深刻领悟作者表达的感情和文章遣词用语的妙处。把讲解与欣赏、发展智力与陶冶性灵、知识吸取与美感享受有机统一起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全面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学习并欣赏作品准确生动、清新优美的语言。
2. 引导学生在朗读感悟中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章的妙处,体会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
过程与方法:
1.训练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
2.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领会作者细致观察、生动描述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具体细致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把对景物的细致描写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完美地结合起来。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体会作品准确生动、清新优美的语言。
2.学会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感悟中理解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
1.训练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会声情并茂地朗读散文,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把对景物的细致描写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完美地结合起来。
一、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zhǒng yǜn niàng hè bóo yùn cáng sūo zhuǎn sàn
水 涨 酝 酿 应和 薄烟 黄晕 捉迷藏 蓑衣 宛 转 散在草丛里
二、 导入新课
1.一提到春,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一提到春,我们眼前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有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有无数的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从黄鹂、白鹭的角度来描绘春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细致入微地从动物和植物的角度刻画了早春的特点;“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从春风的角度来写春天。“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从绿树红花还有莺啼来描绘春色。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杜甫笔下的春雨。还有哪位同学能说说自己找到写春的的诗句,并指出作者是从哪个角度写春的。现在让我们来一起学习朱自清的《春》(板书课题),看看作者又是怎样来写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