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测试卷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中第一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24 5:32: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新课标高一语文同步测试(1)—第一单元内容
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60分,第二卷90分,共150分(作文50分,其余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I卷(60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百舸(gě) 寂寥(liào) 彷(páng)徨  惆怅(chàng)
  B.方遒(qiú) 颓圮(pǐ)  瓦菲(fēi)   青荇(xìng)
  C.浪遏(è)   浮藻(zǎo)  长篙(gāo)   漫溯(shuò)
D.虔(qiān)诚 忸怩(ní)   深邃(suì)   团箕(q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夙愿   纷繁芜杂   呕歌   音容笑貌
  B.跫音   感人肺俯   火钵   张灯结采
  C.太息   乌蒙磅薄   彳亍   白浪涛天
  D.寥廓   峥嵘岁月   琼葩   潺潺涓涓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阅读下面的诗词,说说“丁香”在这里被赋予了什么含义?
  B.他勇敢坦直地声言:“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
  C.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相像、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D.如何理解《风雨》中“风雨”的含义?诗中几个比喻用得好在哪里?
4.下列句子力口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班级的一些规章制度都应该固定下来,不能翻云覆雨,叫人难以捉摸。当然也不是说一切都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B.3年前那个淘气顽皮的小姑娘,如今却以全省理科状元的成绩进入我国第一大学府,真是不堪设想。
  C.假如不愿走向深渊,就让我们走向广阔;假如不愿坐享其成,就让我们勤勉奋斗。
  D.月明星稀,鸦雀无声,院子外的一只不知名的鸟,被明亮的月光惊醒,扑啦啦扇动着翅膀绕树盘旋。
5.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
①独立寒秋,湘江北去。(离开)
  ②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水深而清)
  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水清而浅)
  ④携来百侣曾游。(携:带,拉着;来,助词)
  ⑤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山势高峻)
  ⑥粪土当年万户侯。(以……为粪土)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②④⑥

6.下列两句话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两句应当是 (  )
  ①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语言媒介,去            。
  ②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是大自然的朋友,我国唐代有山水、边塞诗派,英国有“湖畔派”,山川风物给他们灵感,       。
  ①a.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b.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
  ②a.他们从春花秋月中寻求寄托。b.春花秋月给他们以寄托。
A.aa   B.ab   C.ba   D.bb
7.下列关于新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新诗是1919年“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体诗,它是现代诗歌的主流。
  B.新诗语言采用白话,打破了格律诗的束缚,形式上比较自由。
  C.有的新诗比较自由,无论篇幅的大小,句子的长短,还是平仄、押韵都不拘一格,甚至不用标点。
  D.诗段、诗行、节拍、韵脚,一定服从旧体诗格律的要求,是讲究格律的新诗的基本特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