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中语文第一册期中测试卷16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
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40分,第二卷60分,共100分(作文40分,其余6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I卷(共40分)
一、(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B )
A.青荇(xìng) 挥斥方遒(jiú) 漪(yǐ)沦
B.溘(kè)死 汗涔(cén) 踟(chí)蹰
C.漫溯(sù) 浪遏(è)飞舟 彳(xíng)亍
D.疲惫(bèi) 窈窕(yǎotiǎo) 茕(jióng)茕孑立
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错误的一组是 ( B )
A.稀疏 姿态袅娜 渺茫 没精打彩
B.面庞 一幅图画 宁谧 游目骋怀
C.坦荡 沧海桑田 焦灼 田园荒僻
D.凄惨 陶冶情操 翌日 名胜古迹
3.选出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 (C )
A.秋天像辉煌的屋顶在夕阳下泛着金光。B.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C.歌声好像永无尽头一样。 D.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4.下列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B )
A.袅娜(柔美的样子) 过犹不及(过头或不够都不好)
风致(美的姿态) 闻过则喜(听到以后就感到高兴)
B.遐(远)想 纤延顾步(眷顾多情的样子)
戮力(合力)同心 进退维谷(比喻困境)
C.眉黛(就是眉毛) 道听途说(在道路上听到并传说)
道歉(表示歉意) 能说会道(善于言辞、很会说话)
D.敛裾(提一提裙子) 剑拔弩张(拔出刀剑、把箭射出)
张榜(贴出文告) 虚张声势(假装、夸大自己的气势)
5.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D )
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B.“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以是否分段来划分,词又有单调、双调、三调、四调的区别。
D.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这类诗歌仍属古典诗歌。
6.对于下列语句的语言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C)
A.“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博喻修辞格,本体都是白花而喻体则是“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在光亮、神态、色泽、动感上有相似之处。)
B.“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特点,而用叠词又具有音乐上的韵律节奏美。)
C.“须挂画,门外有幅画——名叫自然”(用借喻手法,将大自然比成一幅巨画,意境阔大,同时暗含了作者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的情怀。)
D.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作者认为海棠花盛开在深夜,无人观赏是一种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