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心》教案1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师大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1/15 10:45:3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30个字。

  父母的心
  安化东坪中学危爱辉
  教学目标
  (一)体会文中父母“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
  (二)理解“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特点。
  (三)初步学习以对话方式表述的作用。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父母“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
  教学难点:对话方式表述的作用。
  预习要求:
  (一)通过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二)课外收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课前欣赏歌曲《天下父母心》,导入新课。
  二、作者作品简介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现、当代小说家,主要作品有《雪国》《古都》《千羽鹤》《伊豆的舞女》(成名作),1968年以《雪国》一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透溢着隐隐的幽谧和淡淡的哀怨是他作品的共同风格。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所以他特别渴望父爱和母爱。
  《父母的心》是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作者怀着淡淡的哀怨,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亲至爱的故事,优越的条件,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素,平凡的故事,催人泪下。
  三、检查预习
  1、给下列字注音:
  濑()佣()酬()
  舱()褴褛()
  2、解释:
  失魂落魄:
  如数奉还: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结合以下问题,作好阅读批注。
  1、故事中的父母换了几次孩子?并用“圈点法”圈出父母在不同情况下的神态变化的词语。
  2、根据父母的神态变化,你觉得他们是怎样的父母?你是如何看待这样的父母的,并说出理由?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明确: 本文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一颗崇高的爱心。
  全文主要写三次调换:首先送大儿子(眼含热泪) → 用二儿子换大儿子(无精打采) → 用三岁的女儿换二儿子(失魂落魄) → 最后请求归还女儿(不好意思痛哭失声)。
  几次调换孩子两人表情各不相同,理由也不同,但是这些理由只要一个出发点,那就是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尽管家境贫穷,但孩子毕竟是父母的心头肉。因此无论失去哪一个孩子,父母的心都会很痛苦,因此尽管理由不够充分,甚至前后矛盾,但他们还是想要回孩子,但每一次都找借口掩盖其事实意图,直到最后才不得不说出实话。父母三番两次反悔,似乎是很不诚实,但正是如此才更能表现出他们对子女无私的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