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教学设计1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0/26 15:45:5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350个字。

  《童趣》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5课
  教学设想:
  《童趣》是清代沈复创作的《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卷六第二章开头的一段。这是一篇带有抒情性的回忆录和记叙性的散文,文章以生动的笔触,细腻的刻画记述了作者儿时一些“物外之趣”的事,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天真浪漫的童趣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稚气浪漫的情趣。
  教读本文应该抓住“趣”字进行分析,以“趣”字这个文眼,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思考,初中阶段的学生想象极为丰富好奇心强,所以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体会文中那种“物外之趣”。
  这篇文言文有很大的趣味性,语言较容易朗读,在教学中朗读法的运用有助于学生但对这篇文章的学习理解。同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及联想力去感受身边的“物外之趣”。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异同词,理解并掌握重点词语。
  2、培养学习文言文语感,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3、了解作者,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思考。
  过程与方法:1、准确划分文章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熟读并背诵课文,领悟课文大意。
  2、理解、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力,提高审美能力。
  2、通过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学习重点:体会文中细致观察的作用以及联想和想象的用法。
  学习难点:理解文言文重点字词的用法和含义,感悟“物外之趣”。
  课前预习:1、搜索关于作者的相关资料以及了解《浮生六记》的内容
  2、对文章中自己不懂得字词进行注音并查找其含义。
  3、尝试朗读课文并熟读课文。
  课堂学习:(2课时)
  一、 课前导入:
  在上课时在黑板画上“0”问学生这是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回答预计为:乒乓球、求生圈、鸡蛋……引体“同学们,重要你们愿意动脑筋想象,你将可以成为‘宇宙之王’今天我们将学习古人是怎样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去看待周围看似平凡的事物,去体会其中的乐趣。”
  二、 走进作者:
  沈复(附图片)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卒年不祥。字三白,号梅逸,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工诗画、散文。至今未发现有关他的生平的文字记载。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没落家庭,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曾以买画维持生计。与其妻陈芸感情甚笃,因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妻死后,他去四川任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浮生六记》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的内容为现存四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后两记《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已失传。(有兴趣者可到百度文库搜索《浮生六级》电子书阅读)
  三、 学习文言文方法指导:
  1、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它的特点是简洁、典雅。文言文和现代汉语都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两者同源而异流,也有很多相同之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