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同步练习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7、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目标检测
一、请选出红色词用法意义相同的两项
1、①以乱易整 ②以其无礼于晋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⑤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和( )相同
2、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②故为之说,经俟观人风者得焉
③秦伯说,与郑人谋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⑤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
( )和( )同
二、红色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有:
①敢以烦执事。 (胆敢)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
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了)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过河;围墙)
⑤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⑥吾其还也。 (还是)
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⑧失其所与,不知。(结交;同“智”)
⑨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礼物;主谓之间的助词,不译。)
⑩何厌之有?(满足)
解释完全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几项。
三、问答题:
1. 秦、晋围攻郑国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
2. 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的?
3. 晋文公为什么又要撤退?(请用原文)
四、课文翻译
五、阅读下文,完成1-5题。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与“辞曰:……”的“辞”相同的是( )
A. 朝辞白帝彩云间
B. 轻辞古之天子
C. 不辞辛苦
D. 停数日,辞去
2.下列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B.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C.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 距关,毋内诸侯
3.下列句中与“是寡人之过也”中的“是”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觉今是而昨非
B.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C. 是天下之大贼也
D.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烛之武“许之”的原因是
5.上文所表现也来的郑伯的思想性格是
六、阅读《晏子谏杀烛邹》,完成文后问题。
景公好弋(yì,射鸟),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土,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受教)矣。”
1、 对红色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公好弋(喜欢)
B.使烛邹主鸟而亡之(掌管)
C.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计算)
D.是罪三也(这)
2.下列句中红色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B、使我君以鸟之故杀人
C、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
D、以乱易整,不武
3.对下列句子中红色词的解释,正确的项是( )
①公怒,诏吏欲杀之( )
A、诏书 B、命令 C、召见 D、征召
②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
A、死 B、逃跑 C、通“无” D、使……死亡
4、翻译下面句子。
①于是召而数之公前
译文:
②使我君以鸟之故杀人。
译文:
18.“勾践灭吴” (《国语》)
目标检测
一、解释下面红色的词语
1.贾人夏则资皮( ) 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 )( )
3.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 4.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
二、下列红色字解释有错的是:
1.补民之不足。(补充) 2.子而思报父母之仇。(如果)
3.安与知耻?(和) 4.旅进旅退(共同)
5.果行,国人皆劝(出发;劝勉) 6.纳宦其子(官府)
7.其有不敢尽力者乎?(难道)
8.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食油;巡行)
9.支子死(小儿子) 10.进不用命,退则无耻(服从;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