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04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8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03/2004学年度秋学期初三
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江苏省盐城市诚信实验学校 张松卿
题号 一 二 三 卷面 总分
㈠ ㈡ ㈢ ㈣
得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30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2分)( )
A.呻吟(yín) 裨益(pì) 谍报(dié) 星宿(xiǔ)
B.诘责(jié) 赊欠(shē) 避讳(huì) 谪守(zhé)
C.商酌(zhuó) 蜿蜒(wān) 妖娆(yáo) 羼水(chān)
D.绽出(zhàn) 胆怯(què) 辍学(chuò) 顿踣(pó)
2.选出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2分)( )
A.顿失滔滔(立刻) 深恶痛疾(疾苦) 置之度外(考虑) 匿名(隐藏)
B.君子固穷(安守) 安然无恙(疾病) 不辍劳作(停止) 须晴日(等到)
C.稍逊风骚(谦逊) 聊叙旧情(闲聊) 油光可鉴(当镜子照)适值(遇到)
D.不省人事(醒悟) 为富不仁(谋求) 因地制宜(制定) 谨食之(吃)
3.对句中加点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比幻想更动人——是劳动创造的结晶。(“结晶”一词在此句中可理解为:珍贵的艺术成果)
B.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讲义”一词在此句中是指:先生讲课的内容)
C.把名字刻入石头/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烂”字在此句中可理解为:消失之意,因为名字不会像尸首那样会烂掉)
D.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精通时事”一词在句中是指:对国家大事十分了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琼宇商业大厦从市场需要出发,不断扩大商品经营。
B.过了一会儿,那辆摩托车突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C.正常的气候,决定着农作物生长的好坏。
D.天文学家根据测出的月球上山峰影子的长度,可以计算出月球上山峰的高度。
5.从上下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2分)( )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B.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6.下列词语中共有三个错别字,先用横线标出,再改正在方框里(3分)
①不辍劳作 ②五彩班斓 ③走投无路 ④万事俱备
⑤再接再厉 ⑥认劳认怨 ⑦不屑置辨 ⑧改邪归正
⑨抑扬顿挫 ⑩杳无消息
改正
7.诗文填空(13分)
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 ,饿其体肤……
⑵呜呼!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⑶横眉冷对千夫指, 。
⑷ ,下笔如有神。
⑸美国失去了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席位,这件事证明了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是不得人心的,也证明了孟子说的“ , 。”是合乎科学论断的。(用《孟子》二章原句作答)
⑹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后,又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地说道:“ , 。”(用《沁园春·雪》原句作答)
⑺纵观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士,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
, ”的良好心态。
⑻“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请写出两个含“雨”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