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10字。
《西游记》导读
教学内容: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青少年时期,他们热情活泼,求知欲强,带有很强的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内的书本阅读,而是渴望从更广泛的渠道去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以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外阅读就是最好的途径,是课内阅读的进一步延伸和补充,对课内阅读起到强化和促进作用。因此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从七年级到九年级都安排了名著导读,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是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西游记>》
教学理念: 名著导读课似乎很容易,让学生读小说而已;名著导读课似乎又很难,学生对这名著不感兴趣,或者读了也不觉其“名”在何处。所以,我们不能轻视了名著导读课,导好了,给学生打开一扇通往名著宝藏的大门;导不好,让学生对名著敬而远之。所以我们应该在“导”上下功夫,在“导”上作文章,这就要求老师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快乐地阅读,获得知识情感体验,获得知识和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上阅读名著,终生受益。
教学创意:
本教学设计试图从学生熟悉的、有感染力的歌曲引入,按“远望《西游记》——走进《西游记》——凝思《西游记》”的思路,从“整体感知—讲故事、论人物、赏美景—明主题、析写法、做练习”的过程安排了“ 西游故事会—人物辩论会—西游旅行社”三个活动。采用读写听说相结合,思记同步的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熏陶情感、鼓舞精神的作用。
学生分析:
《西游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部神话小说,很多小孩就是听着《西游记》的故事,看着《西游记》的动画、影片长大的。因此,初一的学生他们对《西游记》应该是非常熟悉。可是他们大多只是对人物本领的了解,故事情节的熟悉,而对《西游记》的思想内涵等认识不够深刻、全面,因此必须引导他们学会阅读和欣赏,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西游记》这部名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并解读主要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及其他文学名著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2.了解《西游记》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
3.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课前热身: 1.教师方面:重读《西游记》,收集评论《西游记》人物形象的资料,以便启发学生有效地阅读和欣赏;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方面: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关于作者吴承恩及《西游记》的相关资料;阅读原著,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远望《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