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教案1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2/12 16:29:4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250字。
女娲造人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2.了解神话的特点。3.了解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能力目标
1.体会想像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通过比较,掌握想像的方法和思路。
2.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类起源、进化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3.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能力。
德育目标
感受体会文中女娲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教学重点
激发和训练学生的想像力。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复述法。文章浅显易懂,通过复述故事把握文章的内容。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故事性强,洋溢着一种天真的新鲜感,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比如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故事改写的,可通过比较,获得对于联想想像的方法、思路的启示。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可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
3.通过相应的图片研究拓展。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开阔视野,搜集整理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和科学资料。
[教学步骤]
一、        导语设计
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有一块古代文学的瑰宝,它就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一个产物——神话。请同学们观看一段fiash动画《女娲补天》。(让学生首先从感官上了解神话的丰富而神奇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同学们还了解其它动画吗?(展示一组图片,精卫填海,神农尝百草,夸父逐日,盘古开天辟地。)学生展示自己的课外知识。
同学们,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知识贫乏,人们对于一些自然和社会现象,比如日月出没、电闪雷鸣、人类自身来源等,不能科学地解释,于是被困惑的原始人便通过幼稚的想像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并且依照人类的英雄形象,创造了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一个被幻想加工过的神奇世界便产生了:山川日月风雨等自然事物都有一个专司其职的神灵;开天辟地后的盘古“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人,到底从何而来?思索着的远古人们用他们丰富的想像创造了女娲以土造人的神话,在《风俗通》中有一段文字,记载了此事,(用图片展示)今天我们所要学的《女娲造人》(板书文题)就是袁珂根据中国古代神话而改写的。
二、         展示教学目标(屏幕展示)
三、作者简介:(屏幕展示)
        袁珂,生于1916年,神话学家。四川省新繁县人。
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等。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相关文章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