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1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9/5 21:25: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2
  • 下载点数: 4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9760字。
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
二00六年九月

为你打开一扇门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体会课文优美丰富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优美丰富的语言。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    统复备                   
一、导入。由“门”的意思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文学常识,指名回答。 
2.指名5个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其余的在下面听写。 
憧憬 裨益 诠释 斑斓 真谛 
师生集体订正,组内互评。 
三、新授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优美的语言。 
(1)布置自学任务: 
自由朗读课文,了解: 
①作者为谁打开一扇门;②作者要打开的是怎样的一扇门;③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④联系全文看,题目的意思是什么;⑤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进而思考文章的结构。 
(2)学法指导: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随文圈点;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自学,教者巡视。 
(3)讨论、启发。 
题目中的“为”,引出行为的对象——“你”(青少年),从中寄寓了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 
②作者要打开的是一扇文学之门。 
③从文中第2节可知打开文学之门的条件。 
④题目是讲: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 
⑤文章的写作顺序,即作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本文是:亲近文学、领悟文学的思路,可分两部分。 
以上问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经过启发,学生作答。 
2、学习第一部分(1——4节) 
(1)学习第1——2节: 
自由朗读本部分,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本段的话题是什么?(门) 
②第1节中的1、2句的两个“世界”分别是何意思?(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合:领域) 
③文中的“你”指什么人?(青少年读者) 
④第4句与第5、6句分别写了哪两种情形?二者形成了什么?(“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对比,说明打开门的必要性) 
⑤第2接中,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些门?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2)学习第3—4接: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讨论: 
①第3节在文中的作用;(点题) 
②文学的特点是什么?文学的内容、阅读的意义是什么?从第4节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序号) 
③中心句;(第12句) 
④怎样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 
方法指导:通过朗读,给句子标上序号,找出有关句子,再小组讨论、交流。 
(3)点拨:作者写作本部分的目的在于让青少年读者明白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所在。 
(4)学生齐读第4节。 
四、当堂训练: 
完成《自主学习》第2页1—4题。 
五、布置作业:(语言积累) 
熟读第4节,力争背诵,并在组内过关。






繁       星
高邮市送桥镇初中      江平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大自然,培养其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二、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
三、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作者看繁星的感受,品析课文描写繁星的精彩语言。
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启发、点拨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实践。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    统复备                   
一、导入
(播放星空影片或图片,也可调动学生记忆)
师问:同学们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你的心情如何?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想呢?
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导入: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繁星》,看看作家巴金遥望星空后是怎样的感受?板书课题:繁星
1.作者简介。
2.背景介绍。
二、教师范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
注意读音及字形
摇摇欲坠(zhuì)半明半昧(meì)模糊(mó)霎眼(sh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讨论:课文几次描写繁星美景,内在的顺序是什么?
讨论明确:作者三次描写繁星美景图:第一次是“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第二次是“三年前在南京”,第三次是“如今在海上”。
三次描写繁星美景的内在顺序是时间顺序。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
1.作者三次写看繁星的情况和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讨论后全班交流。
明确:“从前”在家乡,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星”,“三年前”在南京的“一个静寂的夜”,作者看到的是“星群密布的蓝天”并且“认识了一些星星”,而如今,作者看到的是“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甚至“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感受不同:“从前”的感受是“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三年前”“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如今”“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产生情况和感受不同的原因:作者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感知也渐进细微深切。
2.我们能比较一下感受变化的特点吗?
明确:作者第一次感受是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第二次感受是仿佛和朋友对话,第三次感受是仿佛睡在母亲的怀里。感受越来越深,越来越细致,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越来越强烈,甚至还融入了对祖国的眷念之情。
3.作者是在赴法留学的邮船上创作的此文,看星的情况可以从第三段写起,那么前两个片段有什么作用?
讨论后明确:前两次为“我”表达“爱星天”情感打下了铺垫,起烘托作用。
五、拓展训练
作者随着自己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有了对星空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我们每位同学的人生阅历都存在个性差异,那么当你在某个夜晚面对星空时,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再次放映星星闪烁的夜空,设置情境,然后要求学生写200字左右的短文,待第二课时交流。
附板书:                    繁星   巴金
                  情景              感受
第一次          密密麻麻           回到母亲的怀里
                                                         (烘托)
第二次          群星密布           朋友

第三次          半明半昧           睡在母亲的怀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