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四单元测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6/1 15:45:3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000字。高一语文第四模块第二四单元测试  2007-5-31
一、选择题 (15分)
1、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句子是(  )
A  女为人臣子         B  畔主背亲
C  驾赤虬,持一版   D  复举剑拟之
E臣愿奉璧西入秦    F拜书送于庭  
2、下列划线的词语中不是古今异义的是:( )
A、绝不饮食      B、答其善意    C、请指示王
D、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E、衡下车
3、下面划线的词语用法不同的是(   )
A宁许以负秦曲     B 反欲斗两主
C 空以身膏草野     D 恒从小奚奴
4、指出下列划线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会论虞常         会武等至匈奴
B、引赵使者蔺相如    虞常果引张胜
C、君因我降          欲因此时降武
D、尚可得乎         赵王使使视廉颇尚可用否?
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与例句划线的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
例句:天雨雪。
 A、羝乳乃得归。     B、檠弓弩。 
C、左右欲刃相如。    D、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9分)
苏 词   傅成  穆俦
①苏轼是豪放词的开创人和代表者。在传统的观念中,词以表现舞筵歌场、闺情离思为正体,而苏轼则率先在词的境域上求新求变,所谓“以诗为词”。凡能写进诗的社会和生活题材,举凡登览、怀古、咏史、咏物、游猎、感遇、悼亡、壮行、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等,无不摄入笔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这种意象的扩大,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使人自然而然地对苏词产生出“曲子中缚不住”的感想来。
②同词体的解放相配合,苏轼雄驰的感情与健拔的笔力,也一新天下耳目。我们拿“大江东去”(《念奴娇》)与“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相比,就很容易看出在宣泄力度上的不同;而如“乱石穿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