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案2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5/19 8:24: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790个字。
乡愁——余光中 (2007、5、16)
一、 课型——配乐朗读鉴赏式 
二、 教学对象分析 
1、 由于中学生的人生阅历,对本文乡愁不能有深刻的理解,因而教师多点拨、多鼓励,让他们展开联想和想象,做到切己体察。 
2、 高中学生对现代诗歌情有独钟,通过反复吟诵能够感受到其别具一格的意象之美,进而加深对原诗的理解。 
3、 现代诗的纯艺术之美人所共知,因而从语言的赏析入手,引导学生感悟现代诗高度的形式美,是可行的。 
三、 教学目标 
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三美”;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点 
以诵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诵读能力。 
五、 教学难点 
把握余光中诗的纯艺术之美。 
六、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 教学手段:多媒体 
八、 课前准备: 
1、 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2、 学生:上网查余光中生平及有关写乡愁的诗作。 
九、 教学步骤:  
(一) 情景导入:播放马思聪的小提琴曲《思乡曲》(配以秋日落叶的画面)。听了这段音乐,你心中有怎样的感受?你联想到了什么?由此引出乡愁。 
(二) 由学生简单交代背景(根据网上查询资料,对应作者余光中头像): 1928年生于南京,1949年入台湾,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 
(三) 初读原文,整体感知] 
1、 本诗以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实践了闻一多的“三美”主张,的确值得细品:有哪些表现?(结合本诗,学生回答: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正适合朗读。) 
2、 把握全诗感情基调:海外游子对故国的思乡之情。 
(四) 配乐朗诵,加深理解(学生鉴赏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1、 播放背景音乐(罗大佑的《乡愁四韵》),教师饱含感情地朗诵,充分营造读诗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入境。 
2、 请学生带着听乐感受小声读诗,教师指导,注意重点字词读音与全诗意境。 
       ①学生自读,注意“啊”应读为“Ya(呀)”。  
       ②指导学生读出停顿,  
       ③指导学生读出节奏。 
       ④指导学生读出重音。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重音为实心点,次重音为空心点。1、2、4节可类推。学生自读、示范读,教师简评。  
       3、想景悟情(以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点来演绎作者不同的四段心理历程) 
       ①教师: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乡愁本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在本诗中作者用什么事物来形象写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