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课时,约3790个字。
12.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
老 舍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重点难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1)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2)温晴:本课指天气极为晴朗、明亮、温和。
(3)安适:安静而舒适。
(4)肌肤:肌肉皮肤。
(5)出奇:特别、不寻常。
(6)秀气:清秀、小巧玲珑。
(7)绿萍:植物名,又叫满江红,叶子浮出水面,春季绿色,夏季红褐色,可作鱼类及家畜的饲料,也可作水田的肥料,并可供药用。
(8)水藻(zǎo):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
(9)贮蓄(zhù):存放、积存。
(10)澄清(chéng):本课指清亮,透明。
(11)空灵:美妙无穷而不可捉摸。
(12)髻(jì):在头顶或脑后挽束起来的头发。
(13)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14)水墨画:指纯用水墨不着色的国画。
(15)蓝汪汪:形容蓝得发亮。
2.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样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由于他的勤奋创作,解放后写了20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