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教学案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河大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6 20:39: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00字。
《陌上桑》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汉乐府民歌《陌上桑》是语文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通过罗敷与太守面对面的斗争,歌颂了一个美丽、机智、不慕权贵的女性形象。学习本文,让学生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写法,了解汉乐府民歌的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分析:
七年级(上)的学生接触文言文时间不长,对于文言文的阅读还有较相当的难度,因此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特点,因材因人而施教,在教学中养成学生的文言文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质量。
设计理念:
1、在教学时,老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2、在教学中应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阅读的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
1、了解汉乐府的知识。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文中侧面描写的表达作用,
3、通过讨论交流,养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习惯。
4、体会主人公形象的性格特点,养成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反映的社会现实,理解罗敷形象的特点和意义。
2、学习侧面描写的方法,体会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问:“一个人在你的眼里怎样才是美的?”
(利用学生对于人美的问题的兴趣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同时此项设计也切入了文章人物的不仅外表美而且心灵美的特点。上课时学生对这一问题,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但最终还是能一致认为“一个人的外貌美是次要的,心灵美才是做人的根本。”)
二、交流在课外搜集到的有关汉乐府民歌的资料。师再进行必要的补充。
乐府本是汉代专门掌管音乐的官署,职责之一是搜集民间俗曲和歌辞。汉代人把乐府机关收集整理、编录演奏的诗篇称为“歌诗”,后人称为“乐府”或“乐府诗”。乐府诗既包括来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一些文人创作的诗歌。这些诗,一般都配乐歌唱。宋人郭茂倩编有《乐府诗集》,我们曾在上一单元学过南北朝时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今天学习汉代乐府诗《陌上桑》。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校,要以为此环节学生会出现尴尬,但在上课时,却发现学生搜集到的资料虽然不多,但表现出的积极性却挺高的,有的利用课余时间跑到五公里外的书店去购买了辅助课内课文的资料,有的从家里找到了《中国文学史》,有的从历史课本中找来了资料等。这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三、听朗读材料,正音(出示小黑板):
陌(mò)  隅(yú)  敷(fū)  笼系(xì)  倭(wō)堕(duò)髻(jì)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