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教案5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290字。
《行道树》教学设计案例
芦浦中学 吴桂永
教学目标:1、通过自由朗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并选择最有价值的习题进行探究,结合生活体验感受行道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2、以“我是一棵树”为题说一段话。
学时:1课时 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导:投影显示两幅画
建筑工作人→昼夜劳作,才有广厦千万家,他是无私的奉献者
叶欣→为抢救非典病人,以身殉职,他也是一位无私奉献者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位特殊的奉献者,(投影显示第三幅画)导入课题,板书:行道树
2、作者简介(先学生发言收集来的资料,后投影补充)
张晓风,早在1977年就被台湾地区的批评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她的散文创作分为三个段落,第一阶段以她于1966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为标志;第二阶段以《你还没有爱过》为标志;第三阶段以《我在》为标志。那么,张晓风在文中是怎样评价行道树的呢?听录音:
思考:(投影显示)A、请学生用文中的词语回答“行道树是一列 的树”。
B、用“忧愁”与“快乐”来形容行道树矛盾吗?为什么?
明确:A、行道树是一列快乐而忧愁的树。
B、不矛盾。忧愁:为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健康而担忧。
快乐:为自己能为城市净化环境而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