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6820字。
2025~2026第一学期九年级10月语文练习
时间14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 下面是小语对积累运用的总结,请你运用课本所学内容填空。
打开九上语文课本,我们可以欣赏秀丽风光,领悟人生哲理。读到《岳阳楼记》中的“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我们会想起那鲜妍明媚的四月天;读《湖心亭看雪》,西湖空旷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让我们产生莫名的遐想;读《沁( )园春•雪》我们会联想到【红装素裹】的大地,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读《论教养》,我们认识到:优雅的风度,不是矫揉造作,不是附庸风雅,而是一种自我修养,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读《敬业与乐业》,会引发我们深沉的思考:只要我们恪守初心,rú( )养精神,【心无旁wù( )】,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创造幸福的人生。语文课本,【轻而易举】就给了我们非常丰富的精神养料。
(1)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沁()园春 矫()揉造作 rú()养 心无旁wù()
(2)文段“【 】”中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相得益彰 B. 红装素裹 C. 心无旁 wù D. 轻而易举
(3)文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4)用想象的手法,去描写一组事物,能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请参照示例,从下列备选事物中任选一项进行描写,诗意表达。(句式不限)
备选事物:①秋风与野菊 ②腊梅与雪花 ③溪水与柳枝
示例:稻与荷,各自站在各自的水里,猜测着对方的冷暖和心事。他们经常互相交换些小礼物:这边把多出的荷香捧过去,那边就把宽裕的月光沿沟渠送过来。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沁园春:qìn yuán chūn,词牌名;
矫揉造作:jiǎo róu zào zuò。比喻不自然地故意做作;
濡养:rú yǎng,滋养;
心无旁骛:xīn wú páng wù,意思是心中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
2. 根据课文默写。
(1)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3)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_____《商山早行》)
(4)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恰好表达了这种观点。
(5)仕途不顺往往成为文人创作的另类契机。李白在《行路难》中借用典故,表达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更”是中国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
B. 古人用地名称人,苏轼又称苏东坡;以官职称人,所以杜甫称杜工部;也用字称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就是刘禹锡阔别多年的诗友白居易。
C. 《醉翁亭记》中“弈者胜”的“弈”指投壶,是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向壶中,中多者为胜。
D. 在古代,村落的房前屋后,遍植桑树、梓树,所以有“桑梓之地,父母之邦”的说法。久而久之,“桑梓”成了故乡、家乡的代名词。
4. 京城的中轴线展现了北京的历史文化传承和首都新文化风貌。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中轴线,学校组织了“探访中轴名胜,触摸北京文化”语文实践活动。
向同学们介绍正阳门时,要从以下两幅字中选择一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