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670字。
《行道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
2、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3、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重点和难点
行道树的形象与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鹰的骄傲是展翅翱翔、搏击长空;火的骄傲是什么灼灼燃烧、烈焰腾腾;水的骄傲是惊涛拍岸,川流不息。那么,你认为树的骄傲又应该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如果你是一棵树,你最想生活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学生继续发言)
作为树,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们愿生长在山上,阅尽千般风景;我们愿生长在原始森林中,吸风饮露;我们愿生长在湖畔,伴随凉风习习;我们愿生长在园林之中,受到悉心照料;我们更愿浓缩为盆景,享尽千般娇贵,万种宠爱……这些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偏偏有人选择了路边的行道树,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行道树的心声。
二、(在看课文之前,老师要检查大家的生字词掌握情况)检查生字词
三、朗读
1、教师示范(注意感情、节奏、速度)
2、学生朗读
四、(大家听了一遍,又读了一遍课文,对行道树了解了吗?)合作与探究:主题和写作手法
1、本文中行道树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自我牺牲、无私奉献、心系社会等。
2、行道树的形象是什么人的形象?能举例说明吗?
无私奉献者的形象。老师、警察、环卫工人、战士、医生、科学工作者等。
3、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对比(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他们抛
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生活环境。跟城市欢度夜生活的人们相比,他们寂寞、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