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 约8010字。 -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1. 补写下列句中空缺
 (1) 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2) ______,月是故乡明。
 (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
 (4) 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答案】 ①. 会挽雕弓如满月 ②. 露从今夜白 ③. 濯清涟而不妖 ④.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雕、露、濯”等字词容易写错。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谈到《诗经》里的草木,他旁征博引,令人信服。
 B. 面对镜头,非遗传承人老林诚惶诚恐地展示木版水印。
 C. 研学途中,同学们走马观花地记录每一处石刻细节。
 D. 他对《桃花源记》的解读常常断章取义,却自成一家。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旁征博引: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在句中形容他谈到《诗经》里的草木时能广泛引用资料,使用恰当;
 B.诚惶诚恐: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非遗传承人展示自己擅长的木版水印,不应该是害怕不安的状态,用错对象,使用不当;
 C.走马观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而记录石刻细节需要认真细致,“走马观花”与“记录每一处石刻细节”相矛盾,使用不当;
 D.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含贬义。说他对《桃花源记》的解读“断章取义”还“自成一家”,褒贬不当;
 故选A。
 3. 把下面语段改为一句话,不得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删词语。
 “数字敦煌”上线后,全球网友足不出户即可观赏壁画高清影像,千年色彩得以永续保存,学者研究亦获便利。(不超过35字)
 4. 年级将举办“声音里的中国”朗诵会,请完成。
 (1)为朗诵《最后一次讲演》选一段配乐,说明理由。
 (2)写一条推文,邀请全校师生参加,须含“声音”“火炬”二词。
 5. 阅读《大雁归来》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原文略)
 (1)作者为何把大雁低鸣称作“忧郁的辩论”?
 (2)文中多次出现数字“六”或“六的倍数”,有何用意?
 (3)从说明与抒情结合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栽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4)结合全文,谈谈“大雁的日历”给城市青少年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