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设计5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8/31 19:45:29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640字。

  15 背 影
  教学目标 1.感知父亲形象,尤其是“背影”的形象,体会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重点)
  2.把握文中“我”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深入理解课文。(重点)
  3.思考课文为何以“背影”为中心,了解文章的叙事方式。(重难点)
  4.品味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重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重点)
  2.梳理文章结构,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
  3.理解关键语句,体会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重难点)
  同学们,在晨光熹微中,炊烟袅袅升起,你背上书包,化身为求知的学子,那是童年时父亲送你踏入校门的温馨背影,有一种背影叫守望。每一次的离别,我们总是目送着孩子的背影,却忘了回头,看看那默默注视着我们的父亲,有一种背影叫凄凉。正如李广田所言,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父爱的深深回望,一同走进这篇充满情感的《背影》。
  1.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扬州人。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2.交流背景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3.知识链接
  散 文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议论等方式表达。
  散文主要包括叙事性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议论性散文。散文最大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