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40字。
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初步了解诗歌常识。反复朗读,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3、领会诗中“山”与“海”的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培养欣赏诗歌的能力。
4、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5、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像。
6、感悟诗歌表达的信念和哲理,学习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所得到的启迪。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和感情。
2、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
1、鉴赏诗歌寄寓哲理的形象美。
2、体会诗歌语言凝练,意味隽永的特色。
【教学时数】
3课时。2006年9月4~5日,星期一~二。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已经从小学进入了中学,这个时候就是你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个起点上,相信你们都有着新的憧憬和希望。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单元的课文。有预习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了这个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翻开课本P1,先来看看单元提示。以后每个单元前面都会有一个提示,它将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课文有什么共同特点,学习这些课文要掌握些什么知识和学习方法。预习的时候要记住先看看这些单元提示哦!
大家翻开课本P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在山的那边》(板书题目、作者)。这首诗呢,是作者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成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山的那一边是什么;一起来探讨,来自边远山区的作者,他是如何追求理想的;想想我们能从这当中得到什么启发。
二、关于诗歌
诗歌文体常识简介:诗歌,文学的一类,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像,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可以歌咏、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