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二中2016届高三打靶测试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0题,约12700字。
青岛二中2016届高三打靶测试
理 科 综 合 试 题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Cu 64 Ag 108 I 127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芽的小麦谷粒中含有丰富的麦芽糖,其水解的产物只有一种单糖
B.在HIV中由A、G、U、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7种
C.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催化的反应物是RNA
D.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键的空间结构的差异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2、下列各项实验或探究中,与其所用的技术或方法不相符的是( )
A.作物上蚜虫的密度调查﹣﹣样方法
B.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对比实验的方法
C.无子番茄的培育﹣﹣生长素处理
D.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无水乙醇提取法
3、如图表示雄果蝇(2N=8)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不同阶段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发生Ⅰ→Ⅱ或Ⅲ→Ⅳ的变化,期间易发生基因突变
B.在Ⅱ阶段的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
C.在Ⅳ阶段的细胞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在Ⅱ、Ⅳ阶段的细胞内,都可能含有两个Y染色体
4、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2,4﹣D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配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共6组;
②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桂花枝条,均分6组,将插条下端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10分钟后取出,进行无土栽培;
③一段时间后取出,统计每组枝条生根数目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下表:
2,4﹣D浓度(mol/L) 0 10-15 10-14 10-13 10-12 10-11
生根平均值(条) 2.0 3.8 7.2 9.4 15.1 20.3
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促进桂花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浓度是10-11mol/L
B.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C.超过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
D.相同浓度2,4﹣D溶液和生长素溶液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相同
5、如图表示利用二倍体西瓜(2N)培育出四倍体西瓜(4N)及四倍体西瓜产生花粉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期,其中秋水仙素作用于后期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②表示减数分裂产生花粉,③表示花粉经过有丝分裂产生花粉的过程
C.①②③过程中可能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D.图中①和②过程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6、如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
②H占据3个营养级
③G和F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④如在该生态系统中使用DDT,则这种杀虫剂在H中浓度最高,其次是在D中
⑤图中A、E均为生产者
⑥一旦G的数量大量减少,该生态系统就很难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陶瓷、水泥、石英玻璃、光导纤维均属于硅酸盐产品
B. 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其主要用途是经蒸馏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