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新乡许昌2016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0题,约13380字。
河南省平顶山新乡许昌2016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考试科目等内容
涂(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涂改,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时只将答题卡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i 28 S 32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变成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B.由种子生长发育成植株,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 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D.细胞分化是由基因决定的, 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2.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导致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从上面的论述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主要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B.疟原虫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且核DNA上基因的表达形式是边转录边翻译
C.若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来看,可以视为消费者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式,可以实现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
3.切除垂体的幼年大白鼠不会出现
A.智力低下,尿量改变
B.甲状腺重量下降,生长发育缓慢
C.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
D.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下降
4.下列关于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糖类的组成元素主要是C、H、O ②DNA、RNA、蛋白质、核苷酸可以作为鉴定不同生物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 ③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④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水解酶 ⑤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⑥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中都有细菌 ⑦激素被特异性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细胞,因此激素只能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⑧自然选择的直接选择对象是个体的表现型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5.下列与生物遗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3代后,子代中隐性性状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8
B.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F1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F1黑斑蛇自由交配,F2中
有黑斑蛇和黄斑蛇,数量之比约为3 :2,仍可据此判断蛇斑的显隐性
C.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表明,基因型为Bb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的过程中,基因B
与B分开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时
D.让基因型为DD、dd的豌豆自由交配,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人工授粉后再
套袋
6.下列前项是实验试剂,中项是其作用,后项是实验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A.龙胆紫溶液,染色体染色,观察染色体
B.95%乙醇和无水碳酸钠,溶解叶绿体色素,分离色素
C.甲基绿一吡罗红,使DNA\RNA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D.秋水仙素,多倍体形成,获得植物新品种
7.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Mg和Al都可以用电解法冶炼得到
B.Mg和Fe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碱
C.Fe和Cu常温下放入浓硝酸中发生的现象相同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