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文科综合 / 高三文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1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5/9 17:25: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48题,约15360字。

  2016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l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1回答1~3题。
  1.图1中字母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a表示污水收集,b表示污水处理    B.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排放
  C.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水的利用    D.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水的污染
  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    B.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C.增加区内降水量        D.增加地下水储量
  3.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减少来水墨和增加出水量
  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出宁夏特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读图2回答4—5题。
  4.“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有
  ①地势平坦    ②降水丰沛
  ③昼夜温差较小  ④灌溉水源较充足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2④
  5.关于宁夏地理环境自西北向东南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
  B.温带季风气候向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
  C.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过渡
  D.干旱区向半干旱区、半湿润区过渡
  读我国30°N附近甲山坡聚落数量和植被随海拔分布示意图(图3)。回答6~7题。
  6.甲山坡在海拔约2200—2800米地段聚落数量多的原因是
  A.气温高    B.坡度较小     C.气温低    D.靠近河流
  7.甲山坡出现地方性分异(非地带性)规律的植被是
  A.常绿林    B.高山草甸     C.针叶林    D.干旱灌木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是松花江沿岸雾凇的真实写照,隆冬时节,沿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达就是“雾凇”。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遏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读图4,回答8~9题。
  8.图4中甲、乙、丙、丁四地附近岸边最不可能出现雾凇的是
  A.甲    B.乙    C.丙    D.T
  9. 2007年年底国家将丰满大坝定为病坝。丰满大坝若被拆除,雾凇景观或将因此消失。消失的原因是
  A.流速减缓,水汽减少    B.水温与气温温差减少,不易过饱和冷凝结晶
  C.河流封冻,水汽减少    D.水库消失,调节气温能力下降
  郑州市某中学地理夏令营到我国南方进行野外考察,区域主要包括图5中的甲、乙、丙、
  丁四地。读图5,回答10~ 11题。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