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2013级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5题,约7650字,答案扫描。
莱芜市2013级高三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务必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 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表1为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表完成1~2题。
纬度(°N) 64 50 40 30 20 0
可能总辐射(W/m2) 139.3 169.6 196.4 216.3 228.2 248.1
有效总辐射(W/m2) 54.4 71.7 98.2 120.8 132.7 108.8
1.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 B. 地形 C. 大气环流 D.洋流
2.导致表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形成的主要原因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②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③纬度高,白昼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④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A.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右图是夏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hpa)垂直分布示意图,N市日出时间7:20,日落时间21:00(北京时间)。完成3~5题。
3.N市可能位于
A.美国中央大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恒河平原下游 D.尼罗河三角洲
4.该天气系统过境N市,可能出现
A.淫雨霏霏 B.大雪纷飞 C.持续干旱 D.狂风暴雨
5.该天气系统北移过境N市,该市的风向
A.东北风转西南风 B.东南风转西南风 C.东北风转西北风 D.西北风转偏南风
图2为某地月最高平均气温、月最低平均气温、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完成6~7题。
6.该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热带雨林 B.常绿硬叶林 C.草原荒漠 D.落叶阔叶林
7.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
A.葡萄酿酒 B.橡胶加工 C.甜菜制糖 D.玉米制乙醇
图3为城市规模的成本—效益曲线图。完成8~9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0—P1城市成本低于效益 B.P1—P2城市成本增加最快
C.P2—P3城市成本低于效益 D.P2—P3城市效益增加最快
9.只从成本效益角度考虑,最大城市人口规模为
A. P0 B. P1 C. P2 D. P3
光伏农业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读我国山东某市光伏农业大棚运营模式图,完成10~11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