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中学高三年级(2015届)第八次月考文科综合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8题,约9480字,部分答案扫描。
拉萨中学高三年级(2015届)第八次月考文科综合试卷
命题: 审定: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地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
A.600米 B.650米 C.700米 D.800米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有可能形成瀑布的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3.在甲、乙间修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A.方案1 B.方案2 C.方案3 D.方案4
红腹滨鹬有迁徙习性,常在沙滩、沿海滩涂及河口觅食。下图示意红腹滨鹬迁徙路径,读图完成4~5题。
4.近几年来,经停乙地的红腹滨鹬数量锐减,且分布区域趋于集中,推测其原因主要是:
A.滩涂湿地锐减 B.全球气候变暖 C.人工捕杀增多 D.空气质量下降
5.红腹滨鹬越冬期间,与丙地相比,甲地:
A.昼夜温差较大 B.平均气温较高 C.太阳辐射更强 D.平均风速更大
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部分城市与北京的经济联系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联系越紧密。读图完成6~7题。
6.廊坊经济联系指数较石家庄大的原因主要是:
A.经济水平较高 B.离北京市较近 C.城市等级较低 D.劳动力较丰富
7.廊坊的燕郊镇因有30万“北漂”在此安家而成为北京的“睡城”。“睡城”兴起的最主要原因是:
A.房价水平较低 B.就业机会较多 C.环境质量较高 D.经济联系紧密
下图示意俄罗斯远东四地区l990—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读图完成8-9题。
8.1990—2010年期间,下列地区中人口净迁出人数最多的是: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