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 资源简介:
共40小题,约10620字。
绝密★启用前
(银川一中第一次模拟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B-11 N-14 O-16 S-32 Na-23
Mg-24 Al-27 Cu-64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的使用及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用甲基绿染液单独对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染色,观察细胞内DNA的分布
B.用蒸馏水对猪血细胞稀释处理后,进行体验细胞膜制备实验
C.用苏丹III对花生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D.用卡诺氏液对低温处理的根尖进行固定后,直接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2.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及运输途径中直接有关的具膜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B.醋酸洋红染液能将洋葱根尖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突触前膜甘氨酸的释放体现膜的流动性
D.相对于心肌细胞,胰岛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3.科学家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这些“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它所携带的“癌症蛋白”就会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的机制,使这些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B.“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由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
C.“癌症蛋白”的作用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延长
4.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现代进化理论的核心是拉马克的自然选择学说
B.滥用抗生素会使“耐药性”细菌发生定向变异,产生新的“耐药性”病菌
C.人工饲养的斑马与驴交配产下“斑驴兽”,说明斑马和驴不存在生殖隔离
D.漫长的共同进化使地球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5.某患者因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而患重症肌无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正常情况基本相同
B.神经——肌肉突触前膜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注射药物抑制抗体产生可以缓解症状
D.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都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对某些物质反应过度引起的
6.在水库的上游,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成大面积芦苇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对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使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芦苇湿地够成了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B.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C.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可利用正反馈调节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D.大量种植芦苇可以吸收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有机物污染
7.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2月2日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氢氧化铁溶胶、水玻璃、淀粉溶液均具有丁达尔效应
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D.只要符合限量,“食用色素”、“碘元素”、“亚硝酸盐”可以作为某些食品的添加剂
8.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