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设计48
- 资源简介:
- 约7010字。 -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及解析
 1.内容:《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是这一单元的重点篇目。在《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中,朱自清先生运用娴熟细腻的描写,悉心遣词布字,把自己的淡淡的愁绪融进了荷塘月色的景致之中,使人阅之动容,为之陶醉,心随文动。它是一篇典范的,又独具特色的写景抒情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精品。
 2.解析:本文既承担落实写景状物这一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高一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所以,让学生通过质疑探究,掌握写景状物及其语言特点,并能够身临其境,充分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美情,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就成为教学重要任务之一。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1.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作者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夹杂在一起的思想感情。
 (2)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分析课文的内容结构。
 (3)仔细揣摩语言,欣赏动词和叠字运用的精妙,体味通感、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的艺术效果,感受荷塘月色之美。
 (4)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尝试对朱自清散文进行评价。
 2.解析
 (1)通过阅读,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
 (2)师生互动,理解课文的圆形结构。
 (3)品味精美语言,培养审美情趣。
 (4)学习本文情景交融、语言清丽以及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教师指导学生分析重点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重点引导学生分析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本文写景状物的语言特点。
 四、教学支持条件
 1.朗读录音。
 2.阅读、朗读、背诵。
 3.讨论、品味、欣赏。
 五、课时: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2)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感情。(3)整体感知文章的行文思路。
 1. 了解背景,激情导入
 (1) 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后又从事散文写作。1920年秋,创办《诗刊》。1925年到清华大学任教。1928年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