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2023-2024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1050字。
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问卷)
(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同学们,一个学期的拼搏,今天即将展现在试卷上,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把诚信答满试卷,也一定会让努力书写成功,答题时记住细心和耐心。
注意:本卷有问卷和答卷两部分组成,其中问卷共6页,答卷共2页,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书写答案无效;在草稿纸、问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共15分)
作为“伊犁第一景”,果子沟备受疆内外游客的推祟。穿过赛里木湖隧道,果子沟大桥宛如一条巨龙横跨在风景宜人的果子沟上,蔚为壮观。果子沟不仅山高坡陡,而且气候复杂,桥梁设计者( ),采用双塔双索面斜拉桥设计,攻克建筑难关的同时,取得了较好的景观效果。
一桥飞架天山,天堑变通途。果子沟大桥建成后,去往伊犁的通行距离缩短了,广大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也多了一处向往之地。在果子沟大桥上,可以仰视纯净湛蓝的天,远眺倔强洁白的雪,俯瞰傲骨铮铮的树,感受似乎从远古吹来的风……来到这里,内心的烦燥必然无处遁形,每一个人都会得到心灵的放松。
1. 请用正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隧道(suì) B. 倔强(juè) C. 俯瞰(kàn) D. 遁形(dùn)
3. 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 推祟 B. 宛如 C. 桥粱 D. 烦燥
4. 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丝不苟 B. 殚精竭虑 C. 妙手偶得 D. 因地制宜
【答案】1. 一桥飞架天山,天堑变通途。2. B3. B4. D
【解析】
【1题】
本题考查汉字临写。根据题目要求,用正楷临写,做到准确、规范、美观即可。注意“堑”字的规范正确书写。
【2题】
本题考查字音。
B.倔强(juè)——jué;
故选B。
【3题】
本题考查字形。
A.推祟——推崇;
C.桥粱——桥梁;
D.烦燥——烦躁;
故选B。
【4题】
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和运用。
A.一丝不苟:形容做事十分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
B.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C.妙手偶得: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D.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
根据前文“果子沟不仅山高坡陡,而且气候复杂”可知,此处强调地理环境的问题,所以设计者应是“因地制宜”来设计桥梁;
故选D。
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作者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共一百三十篇,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 《昆明的雨》选自《汪曾祺全集》,作者是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C. 《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居里夫人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
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诗句的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或七个字。通常规定每首律诗八句,两句一联,第三联为颈联。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美丽的颜色》作者艾芙??居里,居里夫人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
故选C。
6.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八方各异气,____________。(《梁甫行》曹植)
(2)____________?心远地自偏。(《饮酒(其五)》陶渊明)
(3)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野望》王绩)
(4)争渡,争渡,____________。(《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5)郦道元在《三峡》中用夸张的手法侧面描写江水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千里殊风雨 ②. 问君何能尔 ③. 徙倚欲何依 ④. 惊起一滩鸥鹭 ⑤. 虽乘奔御风 ⑥. 不以疾也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殊、徙倚、滩、鸥鹭、御。
二、活动(共9分)
【活动一】阅读的力量(5分)
7.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我们获得了宝贵的精神力量。请阅读下面的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