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4/5 19:51:5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690字。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塞(sāi)    粗糙(cāo)    洗涤(dí)    秉息敛声(bǐng)
  B.仲裁(cái)    窒息(zhì)    序幕(mù)    抑扬顿挫(cuò)
  C.咆哮(páo)   琐屑(xiè)     曼延(màn)   张目结舌(jiē)
  D.周济(jì)     倔强(juè)     瞻仰(zhān)  烙绎不绝(luò)
  2.(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路上,目的地_______重要,所谓实现目标是通向幸福的道路。_______赶路途中的风景亦不可错过,有时不妨放缓脚步,冷静就难,淡定受喜,说不准能在欣赏到平日________的风景、捕捉到生活的美好细节之余,还能更利于________目标呢。
  A.显然  但    漫不经心    完成
  B.显然  因    熟视无睹     达到
  C.固然  但     熟视无睹     达到
  D.固然  因    漫不经心      完成
  3.(2分)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在与自然长期打交道的过程中,勤劳而智慧的劳动人民就地取材,创造出多样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中国民间艺术深深地根植于具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土壤之上,它带有泥土的芬芳和百姓最为质朴的情感。早在三千多年前,先民就注重通过收集民间的诗歌而了解民风,《诗经》中的“国风”汇集了周初至春秋间各诸侯国的民间诗歌,其内容表达了劳动人民最真实的生活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景。
  A.“中国民间艺术深深地根植于具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土壤之上。”这句话主干是“艺术根植土壤之上。”
  B.“它带有泥土的芬芳和百姓最为质朴的情感。”用符号分析句子成分为: 它 //带有(泥土的)芬芳和(百姓最为质朴的)情感。
  C.“早在三千多年前,先民就注重通过收集民间的诗歌而了解民风。”“早在三千多年前”和“就”都是状语。
  D.“《诗经》中的‘国风’汇集了周初至春秋间各诸侯国的民间诗歌。”“国风”和“诗歌”分别是主语和宾语。
  4.(5分)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B.《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C.《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它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作者耳闻目睹的中国共产党人及红军、苏区的真实情况。
  D.《红岩》集中笔墨描述了被捕的地下党人在渣滓洞、白公馆开展争取自由、反对压迫的革命斗争,刻画了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如江姐、许云峰、余新江、齐晓轩、刘思扬等。
  (2)(3分)根据名著《红岩》的阅读,请你谈谈对“红岩”二字的理解。
  5.(6分)古诗文默写。
  (1)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赤壁》)
  (2)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5)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认为,一个国家常常会走向衰亡的原因是“            ,           ”。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3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白帝①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②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③尽,恸哭④秋原何处村?
  【注释】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这期间诗人还创作了《秋兴八首》《登高》等作品。白帝:即白帝城。②归马:从事耕种的马。③诛求:强制征收、剥夺。④恸哭:失声痛哭。
  6.对两首诗词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首诗的前四句,既是写景,同时李贺诗也是写事,渲染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杜甫诗也是暗写时代的动乱。
  B.两首诗都描绘了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
  C.两首诗都描绘了战后萧条凄惨的景象,造成一种苍茫的悲剧气氛。
  D.这两首古体诗的尾联都用了典故,含蓄地点出诗作的主旨。
  (二)(14分)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