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4990字。
铁东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得 分
阅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括号内填写相应选项,或在横线上端正书写诗句。
(第1—4题各2分,第5题每小句1分)
1. 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不辍(zhuì) 诘责(jié) 殚精竭虑 B. 镌刻(juān) 绯红(fēi) 鹤立鸡群
C. 炽热(zhì) 翘首(qiáo) 卓有成就 D. 溃退(kuì) 甲胄(zhòu) 正襟威坐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摹 得淋漓尽致。
B. 这档电视节目,内容惟妙惟肖,赢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C. 看到孩子的不文明行为,有的家长无动于衷,这是很不应该的。
D. 古人在修建这些建筑时,借助山势,因地制宜,显示出了高超的建筑水平。
3. 下面例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B. 尽管遇到多大困难,我也要完成任务。
C. 为了防止这类事件的不再发生,相关部门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
D. 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
4.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科普巨著,行文活泼,语言诙谐。
B.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是道家学派的作品,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史记》共一百三十篇,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D.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咏史诗。
5. 默写。
⑴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⑵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⑷《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早春时节,廊下的燕子衔泥筑巢,窗外莺啼清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春望》中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 分
阅卷人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10题。(10分)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 孟子是__________时期思想家,____________学派代表人物之一。(2分)
7. 选项中加点的字词与“苦其心志”中的“苦”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劳其筋骨 B.曾益其所不能 C.动心忍性
8. 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文中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有哪些相似之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两千多年来,孟子的许多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人。请结合实际生活,谈谈本文观点给你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3题。(5分)
江水又东,径①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②,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③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④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