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学科11月学科试卷
- 资源简介:
约7910字。
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语文学科11月学科活动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擦拭(shì) 顾忌(jí) 消逝(shì)
B.推崇(cóng) 秀颀(qí) 颓唐(tuí)
C.岔道(chà) 琐屑(xiè) 镂空(lóu)
D.濒临(bīn) 妥帖(tiē) 寻觅(mì)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无动于衷 连绵不断 深不可测 B.因地制宜 俯仰生资 潜滋暗长
C.重峦叠樟 长途跋涉 步履蹒跚 D.丰功伟绩 络绎不绝 惟妙惟笑
3.(3分)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上半年市场环境形势分析。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998.3万户,同比增长近12.5%左右。(删掉“近”或“左右”)
B.在阅读中,使我们的心智得以增长,思想得到启迪,境界获得提升。(删掉“使”)
C.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加个人防护意识。(将“增加”改为“加大”)
D.全国总决赛颁奖典礼暨创新作文作家大讲堂在科学会堂举行。激发热议的是,大赛不仅让学生们比拼作文,还考写诗。(将“激发”改为“引发”)
4.(3分)下列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一般认为,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
B.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
C.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D.《昆虫记》——英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十年时间写就
5.(3分)下面的情境中,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你作为从外地来哈尔滨的游客,跟随导游来到防洪纪念塔,想让导游讲解一下防洪纪念塔的历史,你这样对导游说:
A.“来,快给我讲讲中央大街是怎么回事?”
B.“我这时间安排很紧的,快点讲讲这儿的历史,咱好到下一个景点。”
C.“请你简明扼要地讲讲就行了,别啰啰唆唆的。”
D.“请您给我介绍一下‘防洪纪念塔’的历史,可以吗?谢谢!”
6.(3分)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建筑不是浮在空中的,它跟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紧密相关。“中则正,满则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方正正的一个房子,故意缺少一角,留出一点缺憾,意思就是不能过满,过满就走向反面了。
A.它的审美趣味在于“整”和“缺” 这是中国人的处世之道
中国建筑不过分追求完美 同样也反映在建筑上
B.这是中国人的处世之道 同样也反映在建筑上
中国建筑不过分追求完美 它的审美趣味在于“整”和“缺”
C.它的审美趣味在于“整”和“缺” 中国建筑不过分追求完美
这是中国人的处世之道 同样也反映在建筑上
D.这是中国人的处世之道 中国建筑不过分追求完美
同样也反映在建筑上 它的审美趣味在于“整”和“缺”
7.(3分)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此诗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及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
B.“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即指自然之趣,又指人生真谛。
C.“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D.这首诗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哲理兼具的意境,既表达了作者的清高思想和恬静愉快的心情,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8.(7分)按教材原文填空。
(1)______,不觉船移。(欧阳修《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