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第八中学、第九中学、第十六中学、第二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6300字。
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语文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下面田字格中、括号里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的选项。(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2分)
1.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
2.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王维《使至塞上》诗中,描绘大漠雄奇壮丽的风光,被称为“千古壮观”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贺《雁门太守行》诗中,表现军队潜行夜袭,奔赴易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绚丽铺陈的秋,无疑是美丽无边的,它仿若一幅巨大的油画,美得如此清新自然。秋风、秋水、秋叶、秋阳 ① 一同渲染,一同烂漫。“万紫千红总是春”吗 ② 我看不一定,你看,山野林间上的叠翠流金;你看,稻子的金穗沉甸甸;你看,柿子树上灯笼缀满。这一切,不缺万紫千红,更比春华多了一份朴实与厚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绚丽( ) ②缀满( )
(2)语段中横线处填入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号 ②书名号 B.①省略号 ②问号
C.①省略号 ②逗号 D.①句号 ②逗号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
A.夸张 B.排比 C.比喻 D.反问
(4)“万紫千红”的短语类型是____________。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本文作者是________(朝代)文学家苏轼。(1分)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念无与为乐者( ) (2)相与步于中庭( )
(3)盖竹柏影也( ) (4)但少困人( )
8.作者夜游承天寺,邀张怀民相伴,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二人有着相同的志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出了月色怎样的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骆统字公绪,会稽人。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于后。御者曰:“夫人犹在也。”统曰:“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
11.“拜辞上车,面而不顾”中“顾”的意思是( )(1分)
A.照顾 B.顾念 C.回头看 D.光顾
12.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断两处)(2分)
时 饥 荒 乡 里 及 远 方 客 多 有 困 乏 统 为 之 饮 食 衰 少
13.短文中的骆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鹅毛压得父亲喘
①每到冬季,父亲都要去收鹅毛,此时乡下的养鹅人,都会把鹅毛拔下来卖钱。父亲便拿着麻袋和扁担,走村串屯地上门去收,早出晚归。
②天一黑,我就跟姐姐站在村口的冷风中,等待父亲的归来。有一年,父亲身体特别弱,“鹅毛担子”一上肩,就大口大口地又喘又咳,为此每次看到父亲,姐姐便会飞快地跑过去,接过他的担子,父亲便如释重负,一下轻松很多。年幼的我很是不懂,那鹅毛担子,分明很轻盈,我曾挑过几次,看似鼓囊囊的两麻袋,其实一点都不重,轻如鸿毛呀,可为何在父亲的肩上,却是那般沉重,压得他直喘呢?
③晚饭后,父亲拨亮带玻璃罩的油灯,借着灯光,将收来的鹅毛,全部摊放在屋内,然后打开家里所有的门,让阵阵北风穿屋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