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6650字。
上海市金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2024.1
请注意:本卷共有23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25分)
(一)默写,完成1—4题(10分)
1.烽火连三月, 。 (《春望》)
2. ,绿水逶迤。 (《采桑子》)
3.所以动心忍性,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A同学面对车水马龙的城市街景,心中却感受到宁静与祥和。此情此景,正如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的两句诗:“ , ”。
(二)阅读下列诗文,完成5—10题(15分)
【甲】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丙】
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②。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③也。
[注释]①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尔也:而已。③圹(kuàng):原野。
5.解释下列剧中加点字(2分)
(1)委而去之( )(2)兽之走圹也(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7.下列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统治者想要的就要给他们,并使他们有一定的聚集,统治者所厌恶的就不要强加给他
们,如此罢了。
B.人民所想要的东西,就把它们聚集起来给人民,人民所厌恶的就不要强加给他们,如此罢了。
C.人民所想要的就要给他们,并使他们有一定的聚集,人民所厌恶的就不要强加给他们,如此罢了。
D.统治者所想要的东西,就把它们聚集起来给他们,统治者所厌恶的就不要强加给他们,如此罢了。
8.对上述诗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B.乙文将论证范围从政治引向军事,提出作者的治国之道。
C.甲诗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
D.丙文把“失其民者”与“得其名者”进行对比,阐述了观点。
9.甲诗中的“ ”就是乙文中所说的“天时”,乙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丙文中有形象地描绘,这个句子是:“ ”(3分)
10.甲诗和乙、丙两文表现的主旨不相同,甲诗蕴含的哲理是 ,乙、丙两文认为,要统一天下,最重要的是要 。(4分)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2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4分)
苏州园林
叶圣陶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