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同步练习11
- 资源简介:
约6980字。
1.1《氓》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氓》以一个女子的口吻讲述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抛弃的过程,展示了她从情意绵绵到悲伤无助,再到激愤决绝的心路历程,将叙事与抒情巧妙结合起来。
B.《孔雀东南飞》是一首现实主义乐府诗,同时也是一首叙事长诗,在叙事方面,淡化了故事情节,呈现出典型的民歌的色彩,往往是运用对话推动情节发展。
C.《蜀道难》是杂言古体诗,格律不拘,形式灵活,具有参差错落的美感。在内容上,诗歌想象奇特,笔意纵横,境界阔大,体现出作者豪放飘逸的创作特点。
D.柳永的《望海潮》从地理、历史、自然风光以及市井繁华等多个方面,描绘了承平盛世下的杭州,手法上铺叙、点染,虚实相间,形成一种畅达流利的气势。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发展特色农业,要注重因地制宜,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大盐碱地改造力度,让盐碱地也能“变废为宝”。
B.从祖母和父亲的谈话里,文梓听明白了大哥文儒是远隔一千多里荒凉的边陲岗哨过着一个又一个中秋节的。
C.该款电动客车在运维成本上是其它车型的1.5至1.8倍,优势明显;在内饰、车速、舒适度等方面却极具竞争力。
D.与中国古典抒情诗不同,无论《氓》和《孔雀东南飞》,都侧重于叙事,均为讲述古代婚姻爱情悲剧的民歌。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赋、比、兴”是《诗经》的艺术手法。《氓》采用“比”的手法,将主人公相识、相恋和嫁娶的过程与后来男子“二三其德”对比,把女子怨恨之情表达得跌宕起伏。
B.“结发”指束发,古人到了一定年龄后,把头发束起来,表示成年了。
C.古代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月末一天叫“晦”。“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D.“华山之阳”指华山的南面。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赋、比、兴”是《诗经》的艺术手法。《氓》采用“比”的手法,这种手法将主人公相识、相恋和嫁娶的过程与后来男子的“二三其德”进行对比,把女子怨恨之情表达得跌宕起伏。
B.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C.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重要内容和表现手段,《雷雨》第二幕是鲁侍萍和周朴园相认的一场戏,通过两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了周朴园的自私虚伪、鲁侍萍的善良刚强。
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柳永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等。
二、情景默写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以桑叶的新鲜润泽来比喻女子年轻貌美的句子是:“ , 。”
(2)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因佩戴蕙草而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