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2/5 17:46:1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750字。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学校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庸》慎独的前提是“道不可须臾离也”,也就是说在道面前人的言行都是敞开的,都是没有秘密的。《大学》讲究“正心”心是知晓一切的,因而要诚恳。忏悔是佛教修行的一个重要法门,在佛教徒的修行生活中无处不在,可见人在佛面前是无法隐瞒过错的。在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人在上帝面前是无法隐藏的。无论是中国儒家、佛教的忏悔还是西方的忏悔,都是国为人无法隐瞒过错,而选择了忏悔这种方式进行自我显露。
  对于过错的认识,不同的文化和不同思想家会有所不同。如果认定人的生命本身就是过错的产物,则人生来就有原罪,则人人需要忏悔自己的罪过,这样人才能成为神性的生命。《圣经》记载着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吃禁果犯了罪的故事,人与神的关系破裂,个人找不到依存对象,丧失了秩序和确定性等绝对尺度,此即人之“原罪”状态。人们对罪的界定不再依据行为是否违背某种道德或价值准则,罪不再是人们基于道德的一种取向,而具有一种宗教和存在的意义。在西方文化中,忏悔观由道德选择的价值上升为一种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辨精神。
  相比于西方的忏悔意识,儒家和佛教对罪过的忏悔意识有所不同。中国文化中缺乏西方的宗教精神和“原罪感”,中国人认为人的言行举止只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做到问心无愧就没有“犯罪”,更不必认罪,而人只需要为自己的过错忏悔。虽然中西方不同文化和不同思想家对过错的认知不同,但是忏悔的内容都是罪或过错,并不能说明孰优孰劣。忏悔的发生离不开内和外两种因素。外在的因素可以是一面镜子,其构成了忏悔的对象,因为把自己和对象相对照,而发现自己的过错、自己的不足。忏悔总是涉及谦卑。但是单纯的外在对象并不一定能造成忏悔,忏悔总是涉及内心的某种认识,涉及对自我的认识。一般来说,自我感知力强的人羞愧感强烈,乞求改过的忏悔意识也相对强烈。反之,自我感知力不强的人羞愧感相对较弱,忏悔意识也相对薄弱,但内外不是截然对立的,忏悔会导致自我谦卑感和对某种境况优越感的产生。
  ——支克蓉《东西忏悔观再探》
  材料二  对于俄罗斯文学来说,两个因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个是爱,一个是罪。在俄罗斯大师的情感世界里,对人和万物的爱,也具有高于一切的意义。这是一种博大而深刻的爱。它因为跨越了一般爱的狭隘性和局限性而臻达宗教的境界。这种爱,我称之为“圣爱”。有了圣爱的心灵,一个人常常是敏感、谦卑和痛苦的,因为,他不能容忍任何虚妄的
  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因为无法隐瞒过错,因此必须选择忏悔这种方式进行自我显露。
  B.因为人生来就有原罪,所以人人需要通过忏悔来洗清自己的罪过。
  C.是否具有忏悔意识和人的自我感知力的强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D.东西方在忏悔意识上的最大差异在于二者对过错的认识完全不同。
  2.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3分)
  A.依据材料一,东方人比西方人缺少忏悔意识。
  B.依据材料二,列赫留朵夫并未真正忏悔。
  C.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忏悔可以带给人心里满足感。
  D.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若无过错没必要有忏悔意识。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举《中庸》《大学》《忏悔录》论述东西方文化都认为过错无法隐瞒。
  B.材料二作者提出“圣爱”观念,意在揭示俄罗斯文学忏悔意识产生的根源。
  C.两则材料都围绕“忏悔意识”展开,一个偏重文化观念,一个偏重文学表现。
  D.两则材料都主要采用对比论证,材料一东西对比,材料二中作品主人公对比。
  4.材料二提到托尔斯泰作品中的“‘良心’的人物”,列赫留朵夫是否属于这样的人物?请简要分析。(4分)
  5.材料一中划线句的论证是否充分?请说明理由。(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坚硬的荒原【注】
  [乌拉圭]何塞•恩里克•罗多
  ①坚硬的荒原,一望无际,灰茫茫的,朴实得连一条皱纹都没有。凄清,空旷,荒凉,寒冷,笼罩在铅似的穹隆下。荒原上站着一位高大的老人:瘦骨嶙峋,古铜色的脸,没有胡须。高大的老人站在那里,宛似一株光秃秃的树木。他的双眼像那荒原和天空一样冷峻;鼻似刀裁,斧头般坚硬;肌肉像那荒凉的土地一样粗犷;双唇不比宝剑的锋刃更厚。老人身旁站着三个僵硬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