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练习题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择性必修上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1/18 22:53: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090字。

  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练习
  一、情景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人有一种本能,即“            ”。
  (2)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由不忍之心而推导出“四端”并用比喻句“            ,            ”形象地说明其于人的重要性。
  (3)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论及“仁义礼智”扩充推广的积极作用时所说的两句是:“            ,            ”。
  二、选择题(新)
  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暴见孟子”章,孟子通过“为王言乐”,向齐王宣扬了“与民同乐”就可以成就王业的思想。
  B.“孟子见梁惠王”章,孟子通过引用《诗经》和《汤誓》的内容,阐述与民同乐的观点。孟子认为,仁慈的国君,与民同乐,所以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残暴专制的国君穷奢极欲,自己虽能享受真正的快乐,但百姓却非常痛苦。
  C.引用《汤誓》中百姓对暴君夏桀说的话,反映了人民对暴君的无比痛恨,从反面阐述“与民同乐”的重要意义。
  D.“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章,孟子借晏子引导齐景公的例子来引导齐宣王,希望齐宣王能像齐景公那样,认识到荒淫无度的危害,从而关心自己的百姓,做一个与民同乐的好君王。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C.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D.什一,去关市之征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B.小人喻于利
  C.小子何莫学夫《诗》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