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养》教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9/16 20:45:2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830字。

  9论教养 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恪守、箴言、矫揉造作、附庸风雅”等易考词语,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本文观察细致、事例生动、说理深刻明晰、行文自然晓畅的特点。。
  3.审美鉴赏与创造:联系生活中的正反实例进一步体会“教养”对为人处世的重要性。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教养”的真正含义,领悟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三、教学设想
  《论教养》一文论述的是关乎做人处世的 大话题,但说理的方式并非高谈阔论、泛泛而 谈,而是深入浅出、事理相融。举例、论述娓娓 道来,让人在轻松又有意味的阅读中受到濡 染,得到教益。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题"什么 是真正的教养作者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 题,而是从一个人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 间的表现说起,连续列举“有教养”及“无教养” 的事例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探究 "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
  对于刚学议论文不久的初三学生而言,该 如何开展阅读教学,让文章道理通俗易懂,让 课堂思维真正得到训练,让语文要素落到实 处,做到“以文化人”呢?我认为关键是要找到 教学的凭借点,即文字与生活的结合点。利哈 乔夫这位被誉为“俄罗斯民族的良心"的文化 大师,正是在文字和生活之间激起这些翻看书 简的青年内心的共鸣,在二者的流转中指出 "教养”的本质。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俄罗斯的20世纪,被称为利哈乔夫的世纪。利哈乔夫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心”,被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称为是“唯一没有污点的人”。20世纪的俄罗斯风云变幻,许多权柄在握、不可一世的人物,来去匆匆,成了时代的过客,唯独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的名字屹立不倒。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良心”作家的一篇文章——《论教养》。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利哈乔夫(1906—1999),全名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他长期从事古代俄罗斯文学和文化研究,关心青少年教育,代表作有《善与美书简》。书中有四十七封信,论述心灵美、行为美、自然美与艺术美,文笔亲切、平易、生动,深入浅出,联系生活阐述哲理,耐人寻味。
  2.介绍作品
  《论教养》选自《世界文学》2007年第3期。谷羽译。有删改。这篇文章收录在利哈乔夫为青少年写的《善与美书简》中,这些“书简”论述的都是道德、情操的修养。在书中,利哈乔夫和年轻人谈了怎样学习、怎样生活,并告诚年轻人要走的道路相当复杂。
  3.文体知识
  说理散文是散文的一种,是既有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又有一定议论说理特色的散文形式。说理散文往往拥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议论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某个观点,一般都会阐述一个道理,也有人叫它哲理散文。特点:理中含情,情中有理,意蕴深广,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情感的熏陶。在艺术上,多用象征思维、联想思维、情感思维等。
  三、诵读训练
  (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