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4/19 7:18: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4830字。

  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北京时间11月29日深夜,“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此,某班开展了“云端共话中国茶”语文学习展示活动,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完成相关任务。
  茶之①(yuán)
  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几乎每一页都有茶香萦绕。一叶嘉木承载着五千年的岁月,蕴藏了五千年的文化基因。【甲】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中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化名片。
  【乙】相传上古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到了鲁周公时期才将茶作为饮品使用。唐朝时期,煎茶法的流行和茶圣陆羽的出现,标志着茶走上了兴盛之路。宋朝时期,全民饮茶,自天子以至庶民,皆以饮茶斗茶为乐,茶叶走向官府管制贸易,真正兴盛起来。【丙】自此,无论时代如何更迭,茶始终都作为一种生活必②(xū)品,一种文化而发展、流传着。
  1.你认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①处应填入的汉字是“源” B.“承载”的“载”读作zǎi
  C.“兴盛”的“兴”读作xīng D.②处应填入的汉字是“需”
  2.读懂划线句子先要了解句中的“它”是①_____(词性),指的是②_____。这句话运用了③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④_____。
  3.你想了解“当之无愧”在这里的意思,查到“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惭愧”。据此,你认为“当之无愧”应解释为:______。
  4.你认为“茶,始于神农,兴于唐,盛于宋。”这句话放在【甲】【乙】【丙】中的______处最合适。
  中国茶申遗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甲】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与分享的用与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中国人自古就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①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制有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世代传承,至今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仪式和节庆活动中。
  传统制茶技艺主要集中于②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为多民族所共享。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乙】的重要媒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
  5.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①处的“绿茶”等六个画线词语都是名词,写的是制茶师发展出的不同茶的种类。
  B.②处的几个词语都是动词,在这里表达的是传统制茶技艺集中在哪些地点。
  C.【甲】处双引号使用正确,加点内容是指中国茶申遗的具体内容和名称。
  D.【乙】处标点顿号使用正确,因为顿号前后两个加点的内容是并列的关系。
  茶的诗意
  6.中国关于茶的文学作品不胜枚举,仅古诗词一项,总数就在2000首以上。李白就曾写过“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你知道李白是①_____(朝代)浪漫主义诗人吗?他被后人称为“②_____”(评价)。
  二、句子默写
  7.(1)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2)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借典故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面对秋天多彩的自然景象,很多诗人都留下了让人久吟不忘的诗句,你也想到“______,______”这一句诗来附和。
  三、诗歌鉴赏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本诗首句借“①_____”和“②_____”两种景物,点明暮春时令,烘托出③_______的氛围。
  9.本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怎样抒发出作者内心情感的?
  四、课内阅读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