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教学设计4
- 资源简介:
约3210字。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游山西村》是一首纪游抒情诗,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诗歌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截取游的见闻,体现不尽之游兴。本设计在让学生诵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知人论世,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名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了解“和谐”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精髓,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己三方面的和谐。
【教学目标】
本单元课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闪烁哲理的光彩,带给我们许多启示。结合具体课文,目标设定如下:
1.反复读诵吟咏诗歌,能背诵默写诗歌;
2.结合声韵、意象理解诗意,理解颔联所蕴含的情趣与理趣。
3.延伸理解诗中所蕴含的主题,体会儒士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吟咏诗歌,感受其声韵含义,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2.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
1.学生:诵读诗歌,围绕诗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创作背景
2.教师:从“语文吟诵系统”调取《游山西村》相关资源,并制作课堂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吟诵回顾,引出作者。
PPT出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的吟诵符号谱,全班边比划平仄边吟咏,问学生这首诗的题目,作者,引出陆游。
2.你说我说话陆游
该环节,要求学生调动所学,简单介绍陆游。
引出本节课所学《游山西村》
二、诵读、吟咏诗歌,熟悉记忆
1.根据老师出示的PPT,在书上圈出入声字,并标注平仄后自主吟诵。
在学生吟诵后,直接找学生明确该诗所属——仄起首句入韵的七言律诗。
找学生点明该诗每句二四六个字的平仄关系,即格律关系:
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2.根据吟诵符号谱,边比划边吟咏该诗。
3.结合吟诵文字谱,听乐吟录音,边听边小声跟吟。
4.再次听吟,大声跟吟。
5.自主吟咏,根据PPT关键字提醒,尝试背吟。
三、结合声韵、意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