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鲍照诗歌
- 资源简介:
约3940字。
诗歌专题训练----鲍照诗歌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拟行路难(其一)
鲍照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①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扺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②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注】①九华蒲萄:以许多蒲萄组成花纹的图案。蒲萄,即葡萄。锦衾:用锦做成的被子。②柏梁:台名,公元前115年(汉武帝元鼎二年)建,在长安。铜雀:台名,曹操于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建,在邺城(今河南省临漳县)西北。柏梁台和铜雀台都是歌咏宴游的场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四句用了铺排的手法,连用四个排比句,华丽的“美酒”、“雕琴”、“羽帐”、“锦衾”,精美绝伦,色彩缤纷。
B.诗歌的第五六句抒发红颜易老、岁月迟暮的感伤情感,与前文的色彩绚丽形成鲜明对照。
C.本诗由献列各种精美的器玩以行乐解忧,导向人生苦痛的感慨,再折回击节吟唱,最后以清吹不永做结,具有波谲云诡、跌宕生姿之特点。
D.本诗辞藻上不事雕琢,境界开阔,节奏多变,思想深沉含蓄,抒情上一悲到底,酣畅淋漓。
2.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本诗的最后四句在表情达意上有哪些特点。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梅花落①
鲍照〔南北朝〕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注:①《梅花落》汉乐府二十八横吹曲之一。鲍照沿用乐府旧题,创作了这首前所未见的杂言诗。鲍照,字明远,南朝宋文学家,家世贫贱,在宦途上饱受压抑。此诗创作于其仕宦期间。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两句,直抒己见,表达了对梅的赞美。“杂树”和“梅”含有象征意义。
B.第三句起过渡作用,引出下文。问的主语是诗人,所问之“独”甚为精妙,紧扣上文“偏”字,将问题直逼到世人面前。
C.四五句中,诗人很爽快的回答了赞美梅的理由,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花,在寒露中结果实。
D.尾句霜质一词,本指梅花的抗寒能力,借喻抵抗艰难恶劣环境的本质。
4.明代文学家陆时雍曾评价鲍照“明远才力标举,凌厉当年”,请结合本诗加以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学刘公干①体五首•其三
南北朝 鲍照②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③。集君瑶台④上,飞舞两楹前。
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注释:
①刘公干:建安七子之一,与曹植齐名。②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出身贫贱,做过参军等官职。③龙山,即逴龙山,古代传说中北方的一座冰山。④瑶台,指巍峨而洁白的